青山不语,却承载万物声息;绿水无声,亦滋养世代家园。在第三个“全国生态日”来临之际,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普兰县人民法院和革吉县人民法院,精心开展系列环保普法宣传活动,为高原生态安全筑牢司法屏障。
童心绘绿,沉浸式课堂播撒生态法治种子。8月14日,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“三合一”审判团队,立足青少年认知特点打造“沉浸式生态普法课堂”。法官先通过播放普法短视频,直观呈现了生态保护相关法律知识;随后组织学生们绘制了“绿色阿里”主题彩绘,引导青少年用画笔勾勒心中的生态家园,让环保意识融入创作;最后以原创拟人故事《狮泉河的一天》为载体,用生动叙事激发青少年对生态保护的共鸣。此次普法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可感可知的体验式教学,让生态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切实增强了青少年“守护家园”的责任感。
普法破壁,三语释法筑牢神山圣湖生态防线。8月15日,普兰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前往边贸市场、玛旁雍错及冈仁波齐等地,开展了以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”主题普法活动。针对普法对象涵盖游客、本地群众及印度香客的特点,普兰县人民法院创新采用了“汉语+藏语+英语”多语种普法模式,精准破除语言壁垒。汉语适用国内游客,藏语贴合本地群众,英语保障了与国外游客沟通与交流。活动现场,干警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为核心,通过发放宣传手册,一对一答疑等形式,结合污染玛旁雍错水体、破坏冈仁波齐周边植被等典型场景,详细讲解了破坏高原生态的法律后果,引导各方强化生态保护意识,自觉守护绿水青山,为边境生态安全筑牢法治防线。
工地普法,精准化普法守护公路绿色建设。8月14日,革吉县人民法院主动延伸普法阵地,在日土至盐湖公路修建现场开展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法治护航绿色发展”主题普法活动。活动中,革吉县人民法院干警聚焦施工关键环节精准发力,一方面向施工方讲解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,明确破坏植被、违规排污等行为的法律后果,压实企业生态环境责任;另一方面为项目管理人发放了“生态风险提示清单”助力工地提前排查施工中的生态隐患;同时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向周边牧民解答了“生态受损如何维权”等问题,有效消除了群众顾虑,为公路建设筑牢生态法治屏障。
此次系列环保普法宣传活动,提升了公众生态环境法治素养,营造了崇尚生态文明、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。下一步,阿里两级法院将继续立足审判职能,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创新,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,常态化开展生态法治宣传,为筑牢阿里生态安全屏障、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