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工挖坏了村里的排水壕和水田围堰,又突逢暴雨淹了农户的地,黑龙江省五常市人民法院小山子人民法庭巧用“五常”之道定分止争……
黑龙江五常,张广才岭下的“水稻王国”。六月,黑土地披着翡绿色的新装,水稻迎着夏风拔节生长。
“张法官,这么早就往法院赶?”这天清早,阳光正好,五常市人民法院小山子人民法庭法官张丛杨走在上班路上,粗粝却热络的招呼声从身后传来。循声回头,正撞见农户老赵从拖拉机上探着身子,“多亏了你们啊,要是去年拿不到赔偿款,今年这地我可就没法种了!”
老赵黝黑的脸上绽开笑纹,不远处的水田里,新插的秧苗舒展着腰肢,阳光下的水面闪着碎金般的光。张丛杨望着这幕,思绪回到了2024年夏天,那时,老赵和十几个农户第一次来到小山子法庭……
暴雨之下,矛盾决堤
“我们要告状!”小山子法庭里,老赵与其他的农户们将张丛杨团团围住,情绪十分激动,“今天必须给个说法!”
“大家别着急,相信我们,法院一定会帮大家解决问题!”看着这些脸上写满焦虑的农民,张丛杨赶紧安抚大家的情绪,“一个一个慢慢说,我们会逐项记录大家的诉求。”细问之下,这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。
近日,某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在小山子镇紧张施工时,不慎挖坏了村里的排水壕和水田围堰,虽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,但突逢持续暴雨,排水壕排水不畅,刚修的围堰也被雨水冲垮。“水田里的水涨得比秧苗还快!”老赵提到自家被淹的水稻,满脸的心疼。
农户大勇接着说:“我们开春向商店赊的种子、农药和化肥,都要付利息,现在地被淹了,这债算是还不上了!”
听完大家的陈述,张丛杨当机立断,一边联系管道公司负责人,一边让农户们选出代表,和自己去现场了解情况。
张丛杨与农户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泥泞田埂,眼前景象让人心头一紧。大片稻田淹没在浑浊的泥水中,原本整齐的稻垄被冲刷出不规则的深沟。张丛杨绕着稻田走了一圈,从不同角度拍摄照片、录制视频,记录下水流的走向和农田受损的全貌。
回到法庭,管道公司的陈经理已经来了,没想到情绪也是十分激动,“施工确实给大家造成损失,但这帮人也不能一上来就把我们的机械设备都围上啊!”
“一趟趟去找你们,连个领导的影儿都见不着,我们能怎么办?”农户们言辞激烈、寸步不让。
“五常”之道,破局之机
一边是重点推进的能源项目,一边是牵系民生的百姓生计。如何让矛盾消弭于无形?这考验着张丛杨的司法智慧。
反复思量之下,张丛杨决定活用“五常”之道——
五常之名源自儒家“仁义礼智信”伦理体系,近年来,五常法院聚焦地域文脉精髓,将千年“五常”智慧与现代司法理念深度融合,综合运用“法理情”三维调处机制,既让当事人感受“以和为贵”的nba官方博彩官网温度,又彰显法院定分止争的司法权威,走出一条独具五常特色的多元解纷之道。
张丛杨认为,调解关键在于找到利益平衡点,核心问题就是责任边界的厘定和损失认定的量化。
于是,在小山子法庭庭长计福来的牵头下,法庭通过“1﹢1﹢N”联动解纷机制,联合镇政府,并会同去哪里投注nba比赛中心、农经部门、司法所、村委会,在确认赔偿责任的基础上,拟定了一套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。
针对受灾较轻的12户农民,由镇政府第一时间协调农技专家指导农田复产,最大限度降低秋粮减产损失,待秋收后根据实际亩均减产情况核定赔偿金额。其余4户因农田面临绝产,定损数额较大,待专业人员完成损失评估后落实一次性补偿。
方案甫一落地,多方就此迅速展开调解。张丛杨和其他参与调解的人员既援引相关法律条文明晰权责,又以礼序良俗消弭对立情绪,针锋相对的双方,终于在调解桌前握手言和。
暴雨过后,“枫”景正好
随着雨季落幕,小山子镇的田间重归平静,纠纷化解的后续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。
水位刚刚回落,张丛杨便联合村委会负责人深入水灾现场,逐户测量并精确记录农田减产面积与绝产亩数,为损失核算锚定基础数据。
到了秋收时节,法官协同去哪里投注nba比赛中心工作人员再次下乡,先到周边未受灾村落采集正常水稻亩产数据,再实地测算受灾农田单产,通过横向比对精准量化每亩减产幅度。与此同时,法官与农经部门工作人员走访辖区水稻加工企业,动态掌握秋收季市场收购价格,为损失金额核算提供市场参照。
了解到管道公司投保了工程施工责任险,小山子法庭主动联合镇政府搭建沟通桥梁,协助企业整理提交保险理赔所需证明材料,推动保险公司快速定损理赔,从资金流层面保障赔偿款及时兑付。“法庭的司法服务让保险理赔跑出了加速度!”陈经理很是感慨。
80亩受损农田精准丈量,40万赔偿款项悉数到账,16份和解协议落笔成约,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这场涉农纠纷的圆满化解,更是新时代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基层社会治理智慧的充分体现。
“涉案管道工程的施工周期长达三到四年,不排除引发其他法律纠纷。”当事人圆满和解,但计福来未雨绸缪,指出了新问题。
“各种设备临时占地及灌溉系统受到影响等,均为易引发纠纷的潜在问题,确实不容忽视。”张丛杨再次陷入沉思。
经多轮磋商,管道公司陈经理代表总公司明确表态,今后将进一步规范施工管理,同时在法庭主持下建立长效协商机制,确保工程建设与矛盾化解同步推进。农民们也纷纷表示,“有法庭在中间牵线,我们放心!”
远处稻浪翻涌,近处笑语晏晏。管道工程的施工声与庄稼收割的机械声达成奇妙共振,这是司法与民生的和鸣,是纠纷化解后更辽阔的“枫”景。